前段时间我看完了《走向共和》这部神剧,一直想写一点点感想。
我非常惊叹于这部剧服化道的考究,演员表现的投入,更惊叹于那个年代国产电视剧的反思和开放程度。有时候我甚至差一点忘记这是一部电视剧,反而有点带入了其中的人物。尽管电视剧很大一部分都是描述清宫历史,但这部剧在众多清宫宫斗剧中鹤立鸡群。
网络上评论对这部电视剧有不少诟病,指其粉饰了一些人物,如李鸿章的形象,以及对于复杂的历史脉络描绘过于简单。但我到觉得瑕不掩玉。毕竟,看剧不是读历史,更不是做历史研究。而一部文艺作品,需要兼顾历史事实,又要满足表现张力,在两者之间平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我们今天回看历史难免会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上帝视角。而一部文艺作品则有更强的带入感,能够让人对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人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更加平视地观察那个年代,带来的体验和思考也更加不同。
我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始终没有充足的了解和知识,只是很早在课堂上囫囵吞枣地学过一点。这部电视剧让我对中国这一小段转折期的历史有了更多的那么一点兴趣。那么我觉得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走向共和》描述了从甲午战争前夕的大清,到清朝灭亡后孙中山二次革命之前风起云涌的历史故事。其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清末新政,武昌革命起义逼清朝退位,到孙中山与袁世凯两人斗法等大事件。本剧在袁世凯去世和孙中山二次革命时期戛然而止,令人意味深长:一部名为《走向共和》的电视剧,却在最后也没有能够真正走到共和。
本剧涵盖的历史时期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是旧中国剧变的时期。旧的社会,体制,思想,与新来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电视剧开头还是甲午海战前夕,老佛爷在筹备六十大寿,一片歌舞升平。而临近末尾,旧朝代已经土崩瓦解,人的衣着面貌已经改变一新,而新的秩序还未建立,民国仍处在一片混乱和战火之中未能有喘息的机会。重温这一段历史,依旧让人感慨万千。
剧中的描绘让我对几个历史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是李鸿章。
网上很多对于此剧的批评都源于其对李鸿章的正面评价。至少在我们课本和正史记载里,李鸿章都是要被作为卖国叛徒叙述的。
剧中的李鸿章是一个精干老成,城府极深的清廷重臣。他从剧中一开始就四处奔走为北洋海军奔走筹钱,苦于宫廷斗争而间接导致甲午海战惨败,之后又在危难之时挺身前往日本议和。然而卖国条约的签署,在当时被人冠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百余年后依然被人以这个名义唾骂,不得不令人感慨。
李鸿章位极人臣,对清廷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在清末算是开明的大臣,周游过世界,与朝廷上下各类腐儒来说,既有眼光,也有能力。可惜生不逢时,他的能力没有办法在清廷完全施展,只能够作为一个裱糊匠,为四处漏风的大清做一些最后的修补。我看到李中堂为了争取海军的拨款而送太后一只鹦鹉讨好,而最终依旧没有办法得其所愿,我几乎能够透着屏幕,穿越百年感受到那种憋屈。
剧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才能远在他自己之上,而在清朝无法得到施展。这可能是对李鸿章一生最好的注脚。
第二是袁世凯。
我之前对袁世凯的最深印象就是称帝,因此他是一个保守派。除此之外,隐约地记得是他出卖了戊戌变法的君子们,是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小人。
这个印象对了一半。
袁世凯并不是一个保守派。他的功绩也远远不止于称帝。甚至可以说他是清末民初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清末是他主导训练新式陆军,建立北洋军势力,推动清廷改革。复出后是他在清廷和革命党人之间斡旋调停,使得清朝和平逊位。剧中还原了一个非常有才华,有谋略,有胆识,有手段,但是没有丝毫节操和道德标准的枭雄。
看袁世凯很像看曹操,都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能够无所不用其极的狠人。也就是这个狠人能够眨眼之间出卖盟友,能够在清廷官场中游刃有余,能够在起义军和清廷之间斡旋,又能够把孙文和共和党玩弄于股掌之间。
袁世凯一生纵横捭阖,但是最后他还是把自己玩了,以至于后人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称帝,可谓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第三是孙文。
孙先生也真是能够折腾。一个好好的医生不做,偏是不断革命,不断失败,然后又满世界地逃窜,演说,筹款,鼓动下一次革命。硬生生地十一次革命将清廷拉下了马。清廷覆灭之后,孙文又是和袁世凯斗法,逃到日本,组织党派发动起义讨袁。
电视剧里孙文为了筹款革命,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变卖了哥哥家里的财产,还四处向海外华人为筹钱。他和黄兴还落魄到在美国被当成骗子,为了逃避抓捕沦落街头。两人新年夜在大雨的美国街头相视放肆大笑。如果不是电视剧的演绎,我们很难从书本上对孙先生生平的寥寥几句叙述中感受到那种折腾劲。孙先生一生不为钱不为利,奔波游走,直至潦倒,只为了一个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理念,真是我们这些追求温饱的凡人无法理解的。
可能先行者的宿命,就是一生寂寞吧?
剧中还提到了革命党人如宋教仁在乡里田间向老农们普及民主共和的基本观念 。还有孙中山向来访的老人解释他是总统,而不是皇帝,新国民政府已经没有跪拜之礼。我感觉这可能是全剧最易受人忽视的一部分精华,因为他们解释的对象不仅是老农和老乡,可能还有屏幕前的我们。
那个年代还有太多人物粉墨登场,又匆匆谢幕,在此不能够一一叙述。那是一段波涛汹涌,可歌可叹的历史。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部剧并不是一部严肃的纪录片或是历史研究,作为文艺作品需要有更多的连贯性和戏剧性。要真正读懂那段历史还需要更多的来源,考证等严肃的文献。
而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它更能够给我们带入感,与当时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新旧势力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冲撞。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往往会想:如果我是那个人,我会如何思考,我会如何选择?很多在今天看似简单的选择,在当时依旧如异端。历史中的人物往往无法摆脱他身处时代的局限性,只能在时代的洪流里挣扎。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李鸿章对前来劝其造反的梁启超说的,说得语重心长:”卓如啊,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这可能是豁达,也可能是沧桑。
《走向共和》的结尾,中国依旧积弱贫穷,思想上保守顽固,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共和政府,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也迟迟没有达成。电视剧完结了,但是给人的思考依旧没有中止。如今的中华民族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那段时间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今天的中国:我们能否接纳吸收新的思想?共和民主的理念是否得到了普及?我们将如何选择?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