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有声书上听完了菲尔·奈特(Phil Knight)的自传《鞋狗》(Shoe Dog)。
整本书非常有趣,讲述了耐克早年的发家史。整本书并没有花详细篇幅将他如何把耐克做到今天全世界最大的时装品牌,而是更多篇幅说他当年最早胼手胝足创业的事情。
Link:https://www.amazon.com/Re-Understanding-Entrepreneurship-What-Why-Matters/dp/100945336X
说来这本书得来也非常巧。张教授来湾区作了演讲,并给所有提问的朋友送了这本书。这也成了我把这本书读完的一大动力之一。
张维迎是中国标志性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师承完全自由化的奥地利经济学派,拓展了熊彼得(Schumpeter)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他在经济观点上非常鲜明,在国内也是自成一派的经济学家。这本论企业家精神,是他在最近这些年思考的成果之一。这本书系统地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理解”了企业家精神,并批评了了传统经济学如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企业家的很多认识误区。
2023 年年底我通过了一家加州湾区一家初创公司的面试。工作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搬到湾区。我对这个工作非常兴奋,它给了我一个逃离大厂重新体验初创公司的机会,能够让我投身入 AI 相关的工作,还能够终于近距离体验处于“宇宙中心”的硅谷。
我的一堆家里人听到消息以后反而非常担心,旁敲侧击地劝阻我,说湾区的工作压力大,物价太高,内卷严重,没有必要因为一份不稳定的工作去冒险。
这些反对使我更坚定了搬到湾区的决心。这也开启了我这一整年的湾区硅谷历险记。
我卖了我在德州的汽车和一堆平时用不上的东西,忙活了好几个星期打包邮寄。一通折腾之后我终于躺在了湾区一个出租屋的地板上,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我和两个行李箱。盯着天花板,我发现在我一度以为生活已经稳定下来的时候,我居然又一次重新过上了漂泊的生活,就像初来留学时一样。有一点兴奋,有一点紧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前段时间我看完了《走向共和》这部神剧,一直想写一点点感想。
我非常惊叹于这部剧服化道的考究,演员表现的投入,更惊叹于那个年代国产电视剧的反思和开放程度。有时候我甚至差一点忘记这是一部电视剧,反而有点带入了其中的人物。尽管电视剧很大一部分都是描述清宫历史,但这部剧在众多清宫宫斗剧中鹤立鸡群。
网络上评论对这部电视剧有不少诟病,指其粉饰了一些人物,如李鸿章的形象,以及对于复杂的历史脉络描绘过于简单。但我到觉得瑕不掩玉。毕竟,看剧不是读历史,更不是做历史研究。而一部文艺作品,需要兼顾历史事实,又要满足表现张力,在两者之间平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我们今天回看历史难免会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上帝视角。而一部文艺作品则有更强的带入感,能够让人对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人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更加平视地观察那个年代,带来的体验和思考也更加不同。
回想 2023 年我觉得这一年对我而言极其丰富。2023 年是全球走出疫情的第一年。对我个人来说,是我在路上时间最多的一年,可能是我未来花很多时间回想的一年。
今年终于顺利回国,见到了很久没有谋面的亲人朋友。今年走访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重聚了老朋友,并且接受了不少来自他们的指点和帮助。
这一年在我人生中也经历了不少变化,做出了一些将会影响我自己未来的选择。
这一年的世界依旧风起云涌。世界从疫情中走出来,但好像又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漩涡。新的一年将会是难得的世界大选年,有很多国家地区将恰巧在这一年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未来会向何方,我们还不得而知。
新一年的世界格局将会更加扑朔迷离。但愿这个世界将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乔布斯曾说过,计算机是像我们大脑的自行车。他创立的苹果公司也一直致力于让人类更加便利地使用计算机。
若干年后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生活工作中普及。我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学习娱乐,处理文件数据,进行科学探索,并和全世界的思想进行交流。这辆自行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 ChatGPT 发布后近一年我感觉,计算机未来将会更像一辆摩托车。它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动化的能力,能够在没有接受精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生成符合条件的内容。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会代替我们很多主动的输出,带我们去到更远的地方。
唯一不变的应该是我们对新技术保持的开放心态,不断地了解,试错,和接受。
我们会拥有不断强大和进化的计算引擎,和我们自身不断增进的驾驶技术。但是我们依旧需要明晰道路和前行的方向,并牢牢抓住把手。
不知不觉 ChatGPT 已经半岁多了。
只有短短的半年,AI 是如此疯狂地吸引了如此多人的关注。我感觉科技圈又终于又有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开源圈,学术界和工业界开始快速地迭代产品追赶 ChatGPT。
AI 的发展甚至吸引了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对人类存在的思考,社会学家对人类未来工作的忧虑。一时间百家争鸣。
比尔盖茨在他的博客里宣称:AI 时代已经到来了。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发展方向和工作的未来。人类社会又来到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航海时代。
我在挺早一段时间开始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那时候热门的词汇只有提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是实验室和象牙塔里的玩具。步入职业生涯之后我见证了 AlphaGo 的进步,和 DeepMind 合成蛋白的突破。
我对 AI 技术一直非常乐观和兴奋,但还是低估了人工智能在最近的几年里快速发展:从大数据处理、预测,图像识别,到后来的 ChatGPT。我感觉已经在拼命追赶新闻和知识,但还是有种要被科技时代甩下的感觉。
我觉得是时候开始记载一些我的感想片段,和零碎的观察,以让我更加有意识地度过这个时代。
胡言乱语,但求能够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以下记录的是我和最近很火的 ChatGPT 的一次对话,其中经过了一些筛选。不得不说,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但也同时暴露了很多局限和短板。
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对大量现有的语言和模型进行学习和模仿,能够展现出非常类似于人类的语言能力,有进行完整、有意义的对话的能力。我甚至有时候忘了对面只是一堆机器。
显而易见未来这样的语言模型会继续影响着人类的教育、生产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人工智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但就像谷歌和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样,在未来答案可以唾手可得的年代,或许提出更好的问题才是关键。我相信人类的思考永远不会过时。
如何更好地利用它的长处,而避免它所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会是值得技术人和社会学研究者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无论你是否乐意,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你可以在这里亲自尝试人工智能最新的进展:https://chat.openai.com/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