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的起源还有一个非常拗口的德文名字:Zettelkasten,就是“卡片盒”。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使用这个方法的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据说他一生积累了 9,0000 多个知识卡片。他曾说过他的很多研究灵感,重要的论文和著作,都是来源于这些平时收集的卡片。

File:Zettelkasten (514941699).jp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ettelkasten

使用这个笔记的过程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把你读到的文章、博客,或者是你平时灵光一现的灵感记录在一张卡片上,最好是容易阅读的一列信息,包括信息的来源和引索。在数字时代,你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笔记软件而不是容易丢失的纸质卡片。

卡片笔记和曾经风靡一时的“子弹笔记”非常类似。记录的内容最好是经过一定消化,用自己语言简单列出提纲的记录,加上信息的来源方便未来进一步的查找、阅读,和研究。而不是长篇大论的笔记。

卡片笔记应该是一种活的笔记。为了发挥这种笔记的最大功效,你会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重新不断地阅读、整理,和关联不同时间的笔记。这种笔记的最大好处是:它能够让你找到你思维碎片之间的关联,形成新的信息,从原有的信息中获取新的灵感和创新。在信息化大爆炸时代,很多时候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容易碎片化,也导致很多时候阅读和理解到的信息不能够连贯,也就更加容易忘记。能够有一个这样的“外脑”对你个人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检索是件非常宝贵的财富。

比如著名的画家、博物学家达芬奇也有自己非常著名的笔记。他用了类似的方法记录了大量的灵感,涉及数学、机械、绘画、人体解剖,等等学科,总共 50 本,超过 2,0000 页笔记!(见 Journaling Habit 的介绍。)这些笔记是他成为一个旷世奇才的关键。

da vinci codex illustrations
Smithsonian 公开的达芬奇笔记: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get-close-newly-digitized-da-vinci-notebooks-180970183/

我最早在了解到 Roam Research 之后了解到这种笔记的方式。它为它推崇的这种笔记方式设计了一款非常强大的网页版笔记软件。它的所有的笔记都是子弹列表。你可以每天记录下“子弹列表”式的笔记,Roam 能够自动通过模糊搜索对笔记的内容进行关联和引索,然后形成你的“思维地图”。更多可以参考:https://nesslabs.com/roam-research

有点遗憾的是 Roam 是收费的软件,而且费用还不低(目前 $15/月)。但是它笔记的概念在任何软件上都是通用的。

个人觉得概念、流程,和方法没有必要拘泥于一款软件,每个人都应该使用自己最满意的工具。(比如我最近在使用的 Notion。)而且,做笔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而不是不断尝试使用不同的软件和流程。开始记录就是最好的方法,否则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的陷阱。

Notion 的中文社区也对卡片笔记进行过一个介绍,还介绍了关于笔记方法的思考。其中提到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 知识是互相连接的。
  • 知识应当是公开共享的。
  • 知识是通过碰撞才产生新的知识的。

有几个我在推特上经常关注的研究员 Andy Matuschak 就公开了自己的卡片式笔记。我觉得把自己正在工作中的笔记,未成熟这是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但是这样确实能够增强知识的分享,增加“知识碰撞”的可能。

我最近刚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经验分享。(如果你想瞥一眼我的笔记过程,可以来联系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