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ungry Fool

Tag: 技术

记一次有意义的对话

以下记录的是我和最近很火的 ChatGPT 的一次对话,其中经过了一些筛选。不得不说,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但也同时暴露了很多局限和短板。

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对大量现有的语言和模型进行学习和模仿,能够展现出非常类似于人类的语言能力,有进行完整、有意义的对话的能力。我甚至有时候忘了对面只是一堆机器。

显而易见未来这样的语言模型会继续影响着人类的教育、生产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轻易地通过人工智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但就像谷歌和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样,在未来答案可以唾手可得的年代,或许提出更好的问题才是关键。我相信人类的思考永远不会过时。

如何更好地利用它的长处,而避免它所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会是值得技术人和社会学研究者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无论你是否乐意,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你可以在这里亲自尝试人工智能最新的进展:https://chat.openai.com/


读书笔记:《MegaTech: Tech in 2050》

前段时间看完了这本经济学人出版的《超级科技:2050 年的科技》,一直拖着没有写总结。

https://www.amazon.com/Megatech-Technology-2050-Economist/dp/1610398254

本书是来自科技圈一些重量级人物的文章合集,回顾了科技的发展并展望了 2050 年可能的科技世界。

预测未来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书里提到了很多很有趣的观点,有各个领域对最近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还有其中对科技社会伦理的讨论都很有意思。

也就是说,本书并没有实际预测 2050 年的具体会出现的科技,而是提出了对科技发展预测的工具,和对科技发展方向的讨论。

总结一下我认为书里最几个有意思的几个观点。

关于一个新的社交媒体 Clubhouse

(文首声明:我目前邀请码都已经用完了,希望互联网上的其他朋友能够帮到你 🙂 )

最近很火的一个聊天社交媒体应用叫 Clubhouse。公司创立还不满一年,只有一个 iPhone 应用,且只有通过邀请加入的阶段,却已经火速蔓延开来获得大量关注和兴趣。很多知名人物已经加入了平台,如 Elon Musk,Mark Zuckerberg 等等。目前邀请码已是一码难求的局面。

应用的投资人之一是 Andreessen Horowitz,硅谷著名的风投。除了有名人光环加持之外,还可以有很多可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这款应用会在如此短时间内这么火。

对疫情信息的整理(三):接触追踪,隐私,和权利

在疫情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多个国家提出了采取数字“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的方式获取数据应对疫情。“接触追踪”是指通过调查病毒潜伏期内病人所去过的地方,接触的人来了解病毒传播的路径。最早的疫情追踪通常都是根据医生或工作人员对病人的提问,病人根据记忆回答。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卫生部门能够通过手机上更准确的地理信息位置等数据判断你是否和新冠感染者接触过,或是去过高风险地区。中国,新加坡,韩国,等等国家都先后采取了不同严格程度的“接触追踪”应用。

“接触追踪”能够给政府和研究人员提供关于疑似或高风险人群的第一手数据,能够让民众尽量远离感染病毒高风险地区,并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毒的传播。但也会带来对公民隐私,权利等忧虑。

“Weaving The Web” — — 读书笔记

最近因为机缘巧合,我找到并看完了这本“90后”的技术书 — — “Weaving The Web”。本书最早出版于 1999 年,作者正是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Sir Tim Berners-Lee)。尽管是本非常老的书,但是内容确非常出乎意料地有趣,值得一看。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