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文博客:https://blog.kevinhu.me/2019/11/03/03-Book-Summary-Dormouse/
书籍链接: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pcampaignid=books_read_action&id=cTyfxP-g2IIC
- https://www.amazon.com/What-Dormouse-Said-Counterculture-Personal/dp/0143036769
翻译版链接:
When logic and proportion
Have fallen sloppy dead
And the White Knight is talking backwards
And the Red Queen’s off with her head
Remember what the dormouse said
Feed your head
Feed your head
《睡鼠说》(英文:What the Dormouse Said)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讲述计算机历史的作品。大家对加州和硅谷的认识基本是从英特尔,乔布斯和诸多 80 年代至今的创业神话开始的。而这本书讲述的则是在盖茨和乔布斯统治一个时代之前的,关于个人计算机发展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本书的标题来自于乐队 Jefferson Airplane 的歌《白兔》。尽管这首歌词非常奇特难以理解,但其迷幻的曲风在 60 年代风靡一时,成为当年嬉皮士吸食大麻、LSD 等精神类药物时最常陪伴的曲目之一,成为嗑药的象征之一。本书用这首歌的歌词作为标题,是因为书中故事的主人公在 60 年代反文化运动浪潮之中嬉皮士文化盛行的年代,也几乎都是 LSD 的尝试者。和当年在二战时期出身,刻板保守的工程师形象不同,这些个人计算机的先驱几乎都是受反文化运动熏陶,极度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嬉皮士形象。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也与此文化紧紧相连。
故事介绍了三位主人公:工程师 Douglas Engelbart,影响了一代人的 LSD 研究者 Myron Stolaroff,和学生运动先驱 Fred Moore,以及众多当时灿若星辰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Douglas Engelbart 早年入伍,在日本二战投降后时才部署至战场。在战场无战事的一年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部队提供的杂志,并深受 Vannevar Bush 的 Memex 机器 —— 使用“机器扩展人脑”的概念吸引。战后他完成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度过了几年教学生涯。
依然受“扩展人类智力”的概念吸引,他辗转几份工作希望获得研究机会,最终在斯坦福研究中心(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如愿以偿,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当时的计算机还几乎完全用作于自动数据处理,只有军事,银行和大型企业在使用。而他在那时就开始大胆而激进地预测,计算机能够成为补充人类智力的工具,并受英特尔工程师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启发,预测计算机将走入每户家庭。
如此激进的想法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所幸的是 Engelbart 的项目始终能够获得来自 DARPA 军方的款项支持。
1968 年 12 月的一次计算机技术会议上,Engelbart 首次远程展现了计算机的力量。他使用当时还处在原始时期的互联网前身 ARPANET,将演示结果远程显示在会议现场。这次被称作“所有演示之母(Mother of All Demos)”的演示,首次向世界展示了 Engelbart 的 NLS (oNLine System),包含了文档编辑,鼠标,远程视频与网络合作编辑,和简单的图形界面等,震动了当时的工业界并鼓舞了一代年轻人。
同时在加州,Myron Storlaroff 开始了一系列“拓展人脑”的实验。与 Engelbart 不同的是,他的实验对象是迷幻剂(LSD),期望能够通过这一类药物开发人的想象力和智力。与很多当年当地的工程师一样,Engelbart 也参与了实验。
本书的第三位主人公 Fred Moore 从小就是一名激进的运动分子,具有浪漫而疯狂的点子和想法。据说在他中学时曾突然离家出走,从佛罗里达的海岸驾船驶往当时还处在内战的古巴,企图以一个美国孩子的身份劝说两方的军事统领接受和平思想停止战争。不幸(或者说万幸)的是,半路他的船发动机坏了,漂了一天后被美国渔船发现拉回了佛罗里达。
Fred Moore 在伯克利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就以绝食静坐抗议强制征兵闻名,并逐渐成为 60 年代各类学生运动,如反越战,言论自由抗议等左倾运动的领袖式人物。后来 Fred Moore 做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判断: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将给个人带来权力,并将成为未来个人自由的关键。在这个思想引导下他后来在加州门罗公园(Menlo Park)合作创立了“自制电脑俱乐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成为个人计算机工业领袖的摇篮。这是后来年轻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常常拜访的地方。
这三个人的故事,就如此神奇地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在这个神奇的年代交织在了一起。
本书还介绍了当年对计算机发展做出巨大影响的先驱人物的故事:
-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人工智能界的泰斗级人物。在和 Engelbart 隔壁的实验室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
- 阿伦·凯(Alan Kay):图灵奖得主,人机交互和面向对象编程的先驱人物。当时在斯坦福还是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与 Engelbart 多次合作并互相影响。
- Steward Brand:当年众多收 Storlaroff 实验影响的人,一个对迷恋科技的编辑。他后来出版了影响一代人的科技杂志《全地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杂志最后一版的背后印着一句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Stay Hungry,Stay Foolish),深深打动了当时年轻的乔布斯。
- Jim Warren:一名教师,后来参与了激进的自由大学运动(Free U Movement),并后来成立了著名的西海岸计算机博览会(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成为当时研究个人计算机的人们朝圣之地。
- JCR Licklider:当时资助 Engelbart 的 DARPA 官员。
- Bill English:当时 Engelbart 队伍中的一名传奇工程师,后来加入 Xerox PARC 实验室。他和 Engelbart 合作设计了第一款鼠标。
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在这些传奇人物,和一个神奇时代的共同作用下,1960 年的加州孕育了个人计算机概念的火种,并在后来由盖茨,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等人传播了开去。
直到今天反观当年的历史,依旧还有指导意义。一个科技行业的新兴与发展,并没有来自西装革履,严肃刻板的传统工程师,而是在这个自由激进的土壤,接受和包容一切新兴思想,在一群反对权威,支持去中心化,反对战争,尝试迷幻剂的嬉皮士文化下诞生。它的诞生离不开对“拓展人类智力”执着追求一生的 Engelbart,也离不开对个人自由执着追求的运动分子,和致力推广个人计算的技术先锋。可以说它是吸收了加州各类激进新兴文化,同时又深受来自 MIT 自由黑客精神的影响的产物。
这本书可能对每一个今天的程序员都会具有参考价值:作为一名技术人,你是在满足完成朝九晚五的工作,还是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弄潮?你认为你是否在为你坚信的技术愿景做出贡献?
作为任何一个技术人,我认为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如何经营一个真正包容各种思想,真正包容“创新”环境?并在一个新的技术浪潮来临时,如何捕捉并抓住机会?这本书提供了这个个人计算机诞生的案例。
比如本书还提到,上述先锋人物的工作也并没有立刻得到当年人们的承认。在施乐(Xerox) PARC 实验室推出激进的 Alto 个人计算机设计的时候,那些只认准了打印机行业的施乐老总们完全没有重视,甚至嘲笑了鼠标的设计。这些概念和想法被参观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借走并最终传播开来,开启了后来个人计算机普及的时代。
总之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这是一本略长,但非常有趣的参考书。
1 Pingback